谢鹏程
湖南长沙人,1937年生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副主席、杜甫江阁书画院顾问、专业油画家、国画家、书法家,曾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,湖南美术出版社总编室主任,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,毕生从事油画、国画创作。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出版,出版有《谢鹏程油画集》(其中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),名录入编由香港美术出版社出版的《世界美术家传》,个人辞条入录由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出版的《世界名人录》。
▲《暗香》纸本水墨 68cmX68cm
画贯中西的“造境”圣手
——华声在线1月12日讯(通讯员 王绘华)
甘于寂寞,却不平庸;淡泊名利,不为物役。画贯中西,妙手丹青;胸有丘壑,境由心造。这就是著名人物画家谢鹏程的真实写照。
只有走进谢鹏程的内心与他的艺术世界,你才会发现,其质朴无华外表背后,有着对完美艺术水准的苛求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。
▲《风萧萧兮》设色纸本 68cmX68cm
简陋居室难掩艺术光芒
初识谢鹏程,是在一次与杜甫江阁书画院院长王琼的聚餐席上。王琼谈笑风生,时不时开玩笑,说谢鹏程深居简出,潜心创作,还有“红袖添香”点缀,日子过得逍遥。谢鹏程则稍显有些年轻人的“腼腆”。言语不多,但让人感觉亲近。
第二次见面,是在谢鹏程简陋的居所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单元楼与著名的湘雅附二医院仅一街之隔,却也闹中取静。听说是找谢鹏程先生,院里保安态度来了一个大转弯,安排停车甚是热情。
▲《悄悄话》纸本水墨 68cmX68cm
一室一厅的小居所,简陋程度还是超出了常人想象。一张创作台和小方桌占据了大半个客厅,客厅在白天还依靠一盏白炽灯照明。创作台、小方桌、小椅子上堆积的画册与书籍,以及墙上挂着的新近创作的作品,让这个小天地顿时明亮、温润起来。
泡上一杯绿茶,简单寒暄之后,谢鹏程先生便开始逐一介绍不同时期创作的代表作品,让人一下沉浸在了他精心营造的“心境”中。
谈起艺术和创作手法,谢鹏程一下变得健谈起来。在他的世界里,一切游刃有余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
▲《硕果累累》纸本水墨 68cmX68cm
西为中用,境由心生
谢鹏程长期从事油画、国画创作。从他提供的一张照片中,可以看出,他早年风流倜傥、意气风发。中年以后,谢鹏程转攻国画,潜心于水墨人物创作,兼及花鸟、山水,其人物画在深厚西画写实的基础上,融入了流畅洒脱的书法线条、淋漓尽致的水墨幻化和斑斓丰富的色彩配景,精准造型,神采造境,注重刻画人物细微的动作、传神的表情,具有华丽重彩、跃然纸上的风格特点。
▲《清清的心》纸本水墨 68cmX136cm
“并不需要去风景名胜地,风光美妙处,便能画出佳妙之作。”在谢鹏程看来,只要能对“写境”与“造境”二者关系达到任意出入的境界,就可以做到画贯中西,物我合一。
《通往故乡的路》系列作品就是谢鹏程运用中国绘画的写境、造境的理论融入到油画创作中的代表作。而国画《母亲》则传神的展现了中国母亲群体的神韵,是谢鹏程“境由心生”的代表之作。
▲《坚韧不拔》纸本水墨 68cmX68cm
艺术创作是最大人生享受
谢鹏程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,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出版,出版有《谢鹏程油画集》。油画《出山清兮》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奖优秀作品奖;水彩画《运木场》参加全国美展,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,编入由中国文联出版的《中国新文艺大系》美术作品集。
谢鹏程创作的作品精品众多,堪称典范。油画《启程——毛泽东何叔衡赴一大》陈列在湖南省文化厅主办的湖南百年美术工程陈列馆;《徐特立》陈列在徐特立纪念馆;《教诲》陈列在杨开慧纪念馆;《秦楚车战图》陈列在长沙简牍博物馆;《梁山大捷》陈列在罗荣桓纪念馆等。创作的国画《爷爷教唱我的中国心》陈列在胡耀邦纪念馆,《奋斗》陈列在张学良纪念馆。
▲《大地的女儿》纸本水墨 138cmX69cm
“我最大的人生乐趣,就是艺术创作,我把它当成是一种享受。”谢鹏程这样说。
朋友圈流行这样一句话:“空心的麦穗举头向天空,而饱满的麦穗则低头朝大地。”低头,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危险的冲撞,让自己更好的成熟,另一方面也是对已有成绩的谦虚,不张扬、不炫耀。所谓“虚心竹有低头叶,傲骨梅无仰面花”,这点用在谢鹏程身上丝毫不为过。
▲《等待》纸本水墨 68cmX69cm
▲《草原之子》纸本水墨138cmX138cm